恩佐‧法拉利雖已去世多年,但承載著他堅毅競先精神的殷紅法拉利跑車群,卻永遠奔馳在萬千車迷的心頭。
GTO車系主宰了所有賽道
第一輛披著法拉利「紅鬃烈馬」標徽,在賽道上先馳得點的,是由125型賽車加以改良的166型SPYDER CORSA,搭配一九九二西西直列六缸引擎,勇奪一九四八年義大利的塔卡‧傅里歐(TARG FLORIO)及米里‧麥利亞(MILLE MIGLIA)大賽的雙項冠軍,「法拉利」從此一舉成名,並接連締創勝出超過五千場賽事的「躍馬傳奇」。
轉戰各地的法拉利「躍馬」車徽,背後也有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。
法拉利早期(一九六二年~一九六四年)設計製造的GTO車系,幾乎主宰了地表所有的賽道,只要那碩雅的車頭一對準起跑線,與賽的對手只有頭痛和洩氣的分。而250 GTO(一九五七年)則是一輛在馬路與賽道上,同樣出色的好車,一直到一九八五年停止生產,GTO車系始終洋溢著法拉利的英雄本色。法拉利車系有四缸、六缸及八缸等各種車款,而以V型十二缸引擎車款,最足以代表「法拉利」,這款採用全鋁質每氣缸四氣門的強勁引擎,散發著動人的銀白色光芒,令人肅然起敬,自然陶醉在那如驃騎狂嘶的排氣音波中。而法拉利車系以每一汽缸的容積量(西西數),做為車款的代號,也是獨步車壇的絕招。例如早期的215、250、275等車款,只要以其代號乘以汽缸數,就可以知道引擎的排氣量是多少。在所有的法拉利車款中,只有400iA是配用自動變速箱的,其餘都是相當典型的手排檔超級跑車。
「躍馬」車徽轉戰各地
法拉利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,並在「躍馬」的頂端,加上義大利的國徽為「天」,再以「法拉利」橫寫字體串連成「地」,最後以自己故鄉蒙達那市的代表顏色-黃色,渲染全幅而組合成「天地之間,任我馳聘」的豪邁圖騰。即使是四○與六○年代發生的兩次財務危機,也沒能讓法拉利皺一下眉頭,但他的獨子迪諾(DINO FERRARI)於一九六九年出賽意外死亡,卻使法拉利黯然神傷,沮喪良久而在痛定思痛之餘,從此改弦易轍,大量生產可以在公路上行駛的跑車。並將以後生產的六缸引擎車款,皆冠以DINO的名稱,來誌記原本承繼父業而潛心開發新式六缸引擎的愛子,而這分永恆的哀痛,直到一九八八年八月十四日,法拉利以九十高齡離世,每一刻都盤據在他的心頭,卻也凝鑄成260 GT DINO、246 GT DINO、250 GTO、275 GTS/GTB等一系列知名的公路用跑車,更由於產量稀少,如今都已成車壇瑰寶。
法拉利的新生代~360Modena,以家鄉為名。
由福特轉入飛雅特
雖然在五十年代,法拉利推出了250、275、312、340及375等一級方程式名車,後來又有365 COUPE GTi(一九六七年)、308 GTB(一九七五年)等勁車,卻因少量生產而發生財務困難。終於在濃烈的歐羅巴民族意識推促下,法拉利車廠從一九六九年的七月一日起,由福特集團轉入飛雅特集團,成為該集團專責研發F1及超級跑車的尖端部門迄今。
一九八六年六月六日,馬洛連諾市法拉利車廠的精神堡壘上張燈結綵,喜氣洋洋,八十九歲高齡的法拉利在生產線上,為當時全世界最快的兩種(另一部為保時捷959)量產跑車之一的F40超級跑車,舉行命名典禮。擁有四百八十匹馬力,極速高達三百廿四公里的F40,是法拉利員工送給恩佐的特別生日禮物,F是「法拉利」的縮寫,40則是紀念法拉利車廠生產跑車四十周年。
法拉利的引擎技術一向是超級跑車的標竿。
F40勇奪利曼大賽冠軍
F40果然不負眾望,除在當年的國際車展上大放異彩,更勇奪利曼大賽的冠軍,再一次展現了法拉利「高性能、少量生產」的造車理念。
傲視全球賽事的崇高地位
就是這股衝勁,讓法拉利車廠製造的跑車群,贏得五千場以上的賽事,包括九次F1世界冠軍、十四座製造車商(MANUFACTURER)世界錦標、兩座構造車商(CONSTRUCTOR)世界冠軍、九次利曼(LEMANS)桂冠,以及八十五場以上的一級方程式大賽錦標,如此豐隆的戰績與輝煌的榮耀,堆砌成法拉利在世界汽車大賽裡傲視全球的崇高地位,迄今無人能出其左右。
特別值得法拉利車迷銘感的,是飛雅特車廠在協助法拉利解除財務危機後,一直支持這匹主宰賽道的紅鬃烈馬,自由的奔騰,任意的飛馳,自然發展成熟的車款,繼續採擷各項大賽的榮譽冠冕。雖然法拉利去世已生度春秋,飛雅特仍信守法拉利當年訂下的「日產十七輛新車」的規矩,即使供不應求,也絕不增產,藉著這分雲情高誼,維繫了法拉利強調「技術和藝術均衡」的造車哲學,也讓這匹主宰賽道的紅鬃烈馬,在車迷的腦海間描繪一則動人的傳奇,那就是-永遠的法拉利。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6041301662
留言列表